• <button id="hofat"><object id="hofat"></object></button>

  • 首 頁 | 業內動態 | 外貿新聞 | 安全質量 | 技術新聞 | 統計數據 | 企業快報 | 展會信息 | 健康美食 | 標準法規 | 市場行情 | 酒水資訊 |
    首 頁 業內動態 外貿新聞 安全質量 技術新聞 統計數據 企業快報 展會信息 健康美食 標準法規 市場行情
    站內搜索  熱門搜索:葡萄酒 起泡酒 干白 干紅 白酒 啤酒 保健酒
    技術新聞  
    揭開葡萄酒期酒品嘗的神秘面紗
    【亞太分類糖酒網】 時間:2013-02-25 來源:本站整理 【收藏本頁

     期酒品嘗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波爾多期酒周期間,我們經常提到酒莊為了提前售酒而不惜讓大家品嘗尚未成型的酒是多么地不負責任,可是這種不負責任也體現在一些記者身上,憑著他們對酒有限的認知,頂著自封的“專家”頭銜,在大環境的驅使下,成為不負責任的酒莊的幫兇。

      從經濟角度來說,酒莊不參與期酒品嘗是很愚蠢的。公眾需要信息,媒體需要盈利,再加上頂級名莊通過期酒銷售這一模式的根深蒂固,杯葛期酒根本是不現實的。然而,正因為如此,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嚴格規定品嘗期酒及公布分數的規則,我認為最公平的做法仍然是對具有可比性的葡萄酒進行盲品(遮蓋酒標)比較。

      何謂具有可比性?可比性是指產自同一產區,或者葡萄品種相近并且熟化程度一致。新橡木中各種成分逐漸融入葡萄酒中,賦予其不同的味覺及觸覺感受,因此,剛進入橡木桶陳釀的新酒頭幾個月的演變尤為頻繁。更加重要的是,壓榨酒(在葡萄酒酒精發酵結束后通過壓榨酒渣而獲得的酒)的加入會徹底改變葡萄酒的結構感,進而決定其最終的酒體。在波爾多,壓榨酒可占當年總產量的10%。

      并非所有的期酒樣酒都含有壓榨酒(pressed wine),一款不含壓榨酒的樣酒與其他樣酒比起來,酒體會稍顯單薄,有可能因此被評低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在品嘗前應當要求酒莊提供成品酒,如果不是成品酒的話,酒莊應當事先說明,同時,媒體也有責任向公眾傳達這一關鍵的信息。如果記者拒絕接受盲品,或者更愿意當著莊主的面在酒莊品酒,又或者情愿在家品嘗那些酒莊為他個人準備的樣酒,他也必須加以說明。

      此外,如何評分也是一個問題。拒絕打分是很難的。當一款酒上市時,公眾需要一個參照標準來幫助他們決定是否購買,分數便是一個最通用的標準。對那些才剛進入橡木桶陳釀的酒樣該如何評分?最理想的情況下,一個至少能做到評語精確的酒評人把他嘗到的所有酒樣按等級歸類(優異、優良、良好、中等或者令人失望的)就足夠了。我們可以把相近等級的酒歸為一類,但要把同類下的所有酒進一步排名,在這個階段根本是不可能的。

      然而媒體間的競爭意識導致了一些很荒謬的評分:要么每款酒的打分都精確到一分兩分,要么最高分和最低分的差別極其微小,使得很多家名莊各年份的分數都差不多,這樣的評分毫無意義也不具備可信度。另外,究竟什么時候宣布評語和評分呢? 這一點上,我的很多同行都急不可耐,這頭剛嘗完一款酒那頭就立即給出一個所謂公平的分數,要知道,僅憑一個酒樣就打分是很不負責任的。只有在品嘗完全有可比性的葡萄酒,對這些酒在該年份的整體水平有了一個了解以后,我們才有可能給各款葡萄酒一個準確的定位。

      現在一邊品酒一邊在網絡上公布分數的做法越來越普遍,人人都想趕在別人之前爆料。這種做法使我們的行業受到了質疑,我建議公眾不要輕易相信這些含糊其辭信心不足的草率評論。至于那些絲毫沒有責任心的酒評人:例如給非成品酒打分的記者,又或者是遠坐家中只根據“門徒”的匯報便敢把一眾佳釀貶得一錢不值的酒評人,就更不值得。

    免責聲明:
    1、本文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2、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
    最新資訊:
    關于我們 - 服務指南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 友情鏈接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版權所有:亞太分類糖酒網 Copyright 2012 ytfenlei.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序號:魯ICP備06024556號 聯系客服 Email:16933431@qq.com 投遞稿件和展會合作聯系客服QQ:16933431 展會群